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原因未公布 或為叔丁基鋰泄漏所致
18日上午10時10分左右,清華大學化學系(何添樓)一實驗室發生火災事故,消防車及救護車緊急趕到現場進行處置,F明火已撲滅,F場發現一博士后實驗人員死亡;馂陌l生后,樓內師生已及時組織撤離,周圍人員也已疏散。
從曝光的現場圖片來看,爆炸引發了火災,現場散發濃濃黑煙,靠近實驗室房間的玻璃都已經被震碎,墻體被熏黑。清華大學一名張姓同學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,上午在校園里聽到消防車、救護車的警報聲后,才知道何添樓發生了火災事故,很多同學朝化學系那邊趕,當時何添樓以及周圍的道路都被戒嚴啦,空氣里有火災發生后的味道。傍晚時,除了何添樓,周邊道路的戒嚴已被解除。
下午清華大學官微稱,中午12時左右,海淀區環保局結束了何添樓現場周邊上風區、下風區的空氣檢測,未檢測到對人體有害的氣味。
“我們大家都懷疑是在實驗過程中叔丁基鋰灑出來了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清華化學系同學說。何添樓位于清華大學西部理學院教學區,西面通過連廊與(老)化學館相接,主要用于化學系的教學和科研。此次爆炸事故發生在何添樓的二樓,有同學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:“爆炸發生的實驗室好像是有機催化實驗室。”有同學告訴記者,化學系實驗室涉及有機、高分子實驗,催化反應比較高,危險性相對其他院系的實驗室更高一些。平時,校方很注重實驗室安全管理。這次事故發生后,校方已經向每個實驗的負責人再次強調了安全操作規范。
對于此次事故,不少清華同學和網友猜測可能是實驗過程中叔丁基鋰泄漏引發火災。叔丁基鋰是一種常用的有機反應和藥物合成試劑,也稱tert-丁基鋰、t-丁基鋰,為高度易燃的化學物,可在空氣中自燃,儲存時必須以干燥氮氣保護,使用時也必須非常小心。
北京化工大學的張建文教授就此事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,張建文不僅是化工領域的專家,也是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防火防爆專業委員會委員。他表示,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,該實驗室當時在進行高溫熔爐銅凝固實驗中發生了安全事故,如果這樣就可能是加熱介質出了問題,F在事故的原因還沒有公布,旁人不好揣測。但是叔丁基鋰這個東西,使用起來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!不然它在空氣里高度自燃的特性極易導致安全事故。叔丁基鋰的熔點是36℃—40℃,所以特別容易在空氣中自燃。
事實上,因為叔丁基鋰操作不當產生悲劇并不是第一次。2008年12月29日,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一位23歲的女研究助理在把一個瓶子里的叔丁基鋰抽入注射器時,活塞滑出了針筒。這種化學制劑遇空氣立即著火,而這位研究助理當時并沒有穿防護衣,結果全身遭到大面積燒傷。雖經醫院全力搶救,仍于2009年1月16日不治身亡。這一事故在當時引起極大轟動,事后,美國加州職業健康與安全局對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開出3.2萬美元的罰單,認為后者因安全疏忽導致實驗室起火并致使一人喪生。
張建文告訴記者,化學化工行業涉及很多化學品,其中有許多危險化學品,它們是十分有用的,但是一定要嚴格執行操作守則。
清華大學一位老師也告訴記者,因為很多有機物的燃燒用水無法澆滅,所以化學系、化工系的相關實驗室里都配備有特制的消防水和滅火劑、消防沙、消防土等等,這些沒能派上用場的原因很可能是當時事故發生得太突然。“現在我們的一切討論都是猜測,真正的事故原因要等學校進一步調查的結果出來。”他說。
截至記者發稿時,清華大學官方尚未宣布事故發生的原因。